2018-08-02

 

人通常想要很多,使用的却很少

 

当我们谈到“断舍离”的时候,厘清的不仅是我们跟物质世界的关系。之前在日本有一本挺火的书叫《断舍离》,文中讲到的是跟人和物品的关系,其中的理论很简单:所有的东西用得到的才是你的。所以,你只应该留下你现在用得到的东西。

 

举例来说,假设你有一套很贵、很高级的瓷器,你都舍不得用,你害怕打破了怎么办?因此,你只用 10 元、 20 元的马克杯,然后那些几千元的、很贵重的瓷器你都舍不得用。那些舍不得用的东西最后都会是送人了,或者是最后被孙子打破了,又或是最后你死掉了拿去陪葬。

 

 

各位,我鼓励大家所有舍不得用的东西通通拿出来用。因为你们都先吃那些便宜的、不好吃的,把好吃的都留在最后,最后肚子都吃饱了,吃不下那好吃的东西了。你们有很多东西都舍不得用,想着留到未来再用。各位,留到后来都坏掉了,而且一辈子都用不上。

 

所以,那本书《断舍离》的关键是:把你现在所有的好东西通通拿出来用。把所有你现在身上的、家里的、厨柜的好东西,包括你的名牌包,通通拿出来用,打破了就打破了,用坏了就用坏了,不要把你的孩子送给你的 LV 包放在橱柜里 10 年都没有用。把好东西现在就拿出来用。

 

以前,有时候我会陪我爸爸去钓鱼,我太太就跟我说:“开这么好的车,车子后面用来装鱼啊?”我跟我太太说:“你忘记了《断舍离》里面说的,东西就是要来用的吗?”然后她就不说话了。我说东西就是要来用的啊,车子就是用来载鱼、载爸爸的啊。东西就是拿来用才会呈现出它的价值,而好东西不敢用就表示你的自我价值并不高。

 

所以,每个人在物质世界里都要学会“断舍离”。“断舍离”最后的结果是什么?你的东西会变得很精简、很少。人真正用的不多、真正需要的不多,但是你囤得很多。人想要的通常很多,但很多你所想要的其实你都用不到。

 

 

你就直接用你需要的,到最后你跟物质的关系会很简单。这样,所有你用的东西都会是你最喜欢的东西,你身边围绕着的都是你最喜欢的。比如说,你最喜欢的房子、你最喜欢的车子、你最喜欢的人、你最喜欢的包包,你最喜欢的发型设计师、你最喜欢的小钱包、你最喜欢的衣服和鞋子……围绕在你身边的都是你最喜欢的东西,这样的能量就对了。

 

这样,你所使用的都是好东西。你们可能会想到:“想要买好的东西就会让我们花大价钱买贵的。”各位,不是这样的,你每半年换个烂皮包,还不如换一个可以用二十年的、好的皮包。所以,你会用的东西都是最适合你的,而且都是好东西,你的物质会很精简。比如说,像以前我妈妈会买一、二十双鞋子,每双都是三、四百元台币,不如买一双好的,甚至一、两万台币的都可以,可是你可以穿很多年。

 

把所有物质的东西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,你对物质的态度其实是反映出你对自己的态度。就像我在乐活团体团疗时提到的,很多人一建立关系就失去自己,你跟物质界的关系也是一样。你跟你衣服的关系是什么?你跟你鞋子的关系是什么?你跟你日常用品的关系是什么?是不是建立了关系,你也失去了自我?还是你透过你跟物质的关系而更加了解你自己,让你的自信有更大的发挥。

 

说老实话,我过去会有小小的自责。我太太讲到“断舍离”,我就想到我自己,好像我不会有“断舍离”的问题,因为我对任何的物质几乎没有欲望,我几乎没有想买任何东西的欲望。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,我以前老是怪罪我爸爸是客家人,很节俭舍不得花钱。所以后来虽然我自己的经济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,但我还是没有培养任何消费的习惯,因为我从来不觉得我有需要的地方,可是我该用的、我该有的我都有。

 

 

以前我会对这一点有小小的罪恶感,因为我觉得我不正常。我做这么多个案,我活在这个世界,我看到每个人都会很高兴地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可是我都不知道我要什么东西,我都不知道想买什么东西,我也从来没有买过什么东西,几乎没有。我觉得我有病,我觉得我有问题,我觉得我不正常,难怪我会当精神科医师。

 

最近我有一个很有趣的心态,我先接受我是不正常的,我不批判我自己了,我试着先改变我的心态,我就接受我是。我很高兴你可以去花钱买你想要的东西,我很高兴你们可以去在物质世界享受你们可以享受的东西,我也很高兴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物质没什么欲望。一方面,探索归探索,另一方面,我也试着先接受我觉得自己也还不错。

 

你很开心你是你自己,我也很开心地接受我也是我自己。当你的心境平衡了,你才能真正的平安喜乐。每个人在物质世界当中去创造自己的实相,也安住在自己的天地当中,你的心中就不会有很多的不平衡。最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的实相、把你自己一方的天地照顾好。

 作者|许添盛 

摘自|许医师《灵魂永生》读书会

文字整理|泉泉

编辑 | 麦田心灵

图片|来自网络
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