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朋友去世后,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说:“现在贝索比我先行一步,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世界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。对于我们笃信物理学的人来说,过去、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,尽管这种幻觉有时还很顽固。”

 

新的证据不断表明,爱因斯坦是正确的:死亡只是一场幻觉

 

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是基于这样的信念:世界具有一种独立于观察者的“客观存在”性。但一系列的实验表明,恰恰相反。我们原本认为生命只是碳元素的活动和一种分子混合物:生如夏花,惊鸿一现后,便化归尘土。

 

人类之所以会相信死亡,是因为我们生来就被教导说“人终有一死”。当然,这也是因为,我们总是想当然地将自己与身体相关联,而且我们知道肉体会死,故事到此终结。但是“生物中心论”告诉我们,死亡也许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谢幕曲。

 

令人惊讶的是,如果你将生命和心识作为起作用的因素纳入其中,你就可以解释科学中某些最大的难题。例如,为什么空间和时间,甚至物质本身的性质,都取决于观察者?为什么宇宙中的法则、相互作用力以及一系列的参数,看起来调整得如此精确,从而使得生命得以存在?——这一切都会得到清晰的解答。

 

除非我们认识到,宇宙其实存在于我们的头脑“内部”,否则,任何理解现实的企图只会是前路茫茫。

 

宇宙内在于心

想想“外面”的天气:你会看到蓝色的天空,但是适当地改变你大脑中的细胞,可以使天空看起来是绿色或者红色。事实上,稍微使用一下基因工程手段,我们可以使任何物体显示“红色振动”,或者产生噪音,甚至能使你想和某些鸟类发生性关系。你原来认为天色亮了起来,但是大脑电路改变后,你会觉得它又黑了下去。你认为天气炎热而潮湿,但是热带青蛙可不这么觉得,它们会觉得又冷又干。这种逻辑几乎适用于所有事物。最根本的一点是:没有心识的参与,你看到的一切都不能呈现。

 

事实上,你不能透过包裹着你大脑的头盖骨看任何东西。你的双眼也不是世界的入口。此刻你看到和感觉到的一切,甚至你的身体,只是产生于你意识中的一连串信息。根据“生物中心论”,空间和时间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坚实、冰冷的客观物体。试着在空中挥一挥手,如果你已把一切都移走,还会有什么留在那里?不会有任何东西。时间也是如此。时间和空间仅仅是把一切整合为一体的工具。

 

想一想著名的双缝实验。当一个粒子穿越一道屏障上的两条缝隙时,如果科学家们做了观察,以确定粒子是从哪一条缝隙穿过,粒子的行为就会像一颗子弹,从这一条或者另一条缝隙穿过。但是如果不观察,粒子则会像波一样同时穿过两条缝隙。粒子怎么会因为你看或不看而改变它的行为呢?答案很简单:现实是一个有心识参与的过程。

 

或者考虑一下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。如果真的存在着一个世界,在那里,粒子们只是来回跳跃,那么我们应该可以测量这些粒子的一切性质。但事实却不是如此。例如,一个粒子的确切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被知道。对一个粒子而言,它怎么会在意你想要测量什么的决定呢?

 

还有,一对处于银河系两端的纠缠粒子,为何会即刻连接在一起呢,就好像时间和空间并不存在?答案仍然很简单:因为他们并非只是“在那里”:时间和空间仅仅是我们意识的工具。

 

死亡在一个“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”的涅槃世界里是不存在的。不朽并不意味着恒久存在于时间之中,而是完全属于时间之外。

 

人死后还是存在的吗?

我们考虑时间的线性方式,与近来另外一系列实验也不相符。 2002 年,科学家们证明,光的粒子,即“光子”,能够提前知道与其相距遥远的“孪生”光子在未来会经历什么。他们测试了光子对之间的“通讯”方式。让其中一个光子完成整个旅程,在这一旅程中它必须决定是以波还是粒子的形式出现。研究者延长了另一个光子到达观测器所走的距离。为了防止另一个光子坍缩为粒子,他们加了一个干扰器。

 

然而,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,第一个光子在研究者实施操作之前,就已经知道他们要做什么。这一信息即刻穿过两个光子间的距离,好像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时空。在其孪生光子遇到干扰器之前,第一个光子就做出了决定:不以粒子的形式出现。如何设置实验并不重要,我们的意识和认知,才是决定粒子行为的唯一因素。一系列的实验一再证实这种“观测者依赖”效应。

 

很显然,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之中。但是批评家们却认为这种行为只限于微观世界。然而,这一“两种世界”的观点并没有合理的依据,这种观点正被全球各地的实验室所质疑。

 

几年前,约斯特等人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:量子行为延伸到了日常领域的尺度。振动的离子对被诱导到纠缠态,以致于当它们被远距离分开时,其物理特性仍会被“绑定”在一起。爱因斯坦将此称为“鬼魅似的远距作用”。

 

另一个被称为“巴克球”的巨型分子实验也表明,量子现实超出了微观世界的范围。 2005 年,碳酸氢钾( KHC03 )晶体展现了半英寸高的纠缠的脊线,显示了量子行为也可以触及到人类尺度的宏观世界。

 

《星际迷航》

我们通常会认为《星际迷航》里的“多重宇宙”理论是虚构的,从而拒绝承认此见解。然而,能够为这种流行说法提供支持的科学证据可不止一点点。量子物理学中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是,观测结果不能被完全预测。

 

相反,存在着一系列可能的观测结果范围,每种观测结果对应着不同的概率。一种主流的解释,即“多世界”诠释认为:每一种可能的观测都对应着一个不同的宇宙,“多元宇宙”或“平行宇宙”。无限数量的宇宙同时存在,任何事都可能在“多元宇宙”中的一些宇宙发生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死亡。

 

所有可能的宇宙都同时存在,无论其中的任何宇宙发生了什么。

 

生命是一场探险,超越了我们日常的线性思维模式。当死亡来临时,我们的这一行为并非发生于一个随机性的“弹子球阵列”之中,而是根植于一个无法逃脱的“生命基质”之内。

 

生命,有一个非线性的维度,它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,折返身姿,再次绽放在“多元宇宙”之中。

 

“感官的影响,”爱默生说,“就大多数人而言,对心灵的压服是如此之强,以至于时空之墙看起来是那么的坚固、真实、不可逾越;草率地谈论世界中的这些局限性,实在是愚不可及。”

 資料来源: 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OS9TSJSqpSd6Olukk2tJfA

 (图文來自网络,版权属于原創)

 

音頻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XiExx1513Q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