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3-26

 

父母的辛苦,不该成为你的负担!

 

1

 我们华人有太多的恐惧,父母总是把孩子绑在身边,奴役女儿还不够,还要奴役女婿。家里只要有一个老人生病,就要拉所有人下水,全家就会陷入愁云惨雾。

 

我妈84岁了,身体不好,就有点“拉所有人下水”的倾向。可是,我尽量做到,我不要被她拉下水。我用我的行动告诉她:你可以生病,有一天你会往生,我也会孝顺你。可是我绝对不会同意自己被你拉下水。

我太太就跟我讲过,你知道你妈期待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吗?住在她身边,每天牵着她的手嘘寒问暖:妈,你今天顺吗?不舒服吗?等下我带你去看医生。你要去哪家医院?我陪你去。

 

我妈要一个惟命是从的儿子,她说什么我就要做什么。而我一辈子用行动告诉我妈:做不到。我太太也做不到,表面上好像在做,可是她知道怎么逃走。

 

2

 传统儿子和媳妇的形象是什么?就是无微不至、打不还手、骂不还口、随侍在侧、温柔体贴。这也是中国老人家心中最孝顺的孩子的版本。可是这样的孩子有什么前途?有什么用?

 

我不会讲全部,但是,中国的有些老人家,真的很可恶。当她年轻的时候,她认为自己一辈子在为孩子付出;年纪大了,她认为孩子一定要回报。

 

有多少人养孩子是为了要回报?回报,回报,回报!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里有那么多的回报?

 

3

 西方人很清楚,施恩不望回报。我把你养到18岁,你就自由了,我没有要任何回报。你愿意回来看我,很好;你不愿意回来看我,国家、社会会帮助我,我自己会自立自强。

 

跟西方文化相比,我们的文化在这点的确有所欠缺。

 

但从另一个角度讲,一个巴掌拍不响。孩子从小也过度地要求父母亲为自己付出,父母亲年轻的时候没有任何休闲娱乐,就是为家庭付出;等到年纪大了,就要求孩子回报。

 

我们中国人,常常都在玩这个游戏。

 

4

 我从小就很聪明,从小就避免我父母对我过度付出。

 

求学期间,我念公立小学、初中和高中,学费都比较少。后来大学也是公费的,我从大学开始就自己打工了,没有跟家里拿钱。所以,从小到大,我几乎没有花家里多少钱。

 

我太太常常跟我开玩笑,我父母养到我,真的像中了乐透一样,赚翻了。投资少,回报大。因为我尽量使用自己的力量,我妈妈就不会对我过度勒索。因为她知道,我对她所付出的,早就超越了她对我付出的了。

 

今天我想对大家说,你们不欠父母亲任何东西!你今天对他们好,是你心甘情愿,代表你有能力,不代表你必须回报父母亲。

 

5

 在华人世界,常常孩子和父母在互相勒索。在面对家庭的时候,父母亲常常没有自我,可是父母的没有自我,是孩子造成的吗?是孩子让父母没有自我吗?

 

所以,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,很多人活不出自己,因为压力太大了。

 

为什么很多华人到了美国,根本就不想回来?因为在那里,外在约束力不见了,你干什么没人管你。美国人没有那种“为父母争光”的观念,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,跟父母没关系,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负责。

 

可是作为华人,传统五千年的封建思想和框架一直存在,我们受到家庭多少压力跟束缚?

 

6

 今天我要拿掉你所有的罪恶感。假如你是一位父亲或母亲:

 

第一,你今天养孩子养得很辛苦,对不起,是你创造力不够。许医师希望帮助你,养孩子可以不辛苦;

 

第二,你绝对不是因为自我牺牲,所以才当爸爸或妈妈。绝对不是!

 

如果是的话,那就是你没本事,你不要把这笔账算在孩子身上,而觉得孩子应该等值回报你。

 

7

 在西方,他们同时是爸爸妈妈的小孩,同时还维持住一个自己,“我除了是你的孩子,我还是我自己”。当妈妈的也一样,“我除了是你的妈妈,我也是我自己。”他们会强调个人性,你是一个个人,比身为一个儿子更重要。

 

但是在我们的文化里,我们塑造出一个假象:“没有自己”、牺牲、奉献,好像都很伟大。今天你是一个儿子或者媳妇,就不能有个人性。但实际上,“没有自己”是不应该的。

 

电视剧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里面,主角周莹就非常强调自己的个人性。她就是反传统,并没有屈服于自己的角色,她的个人性胜过了她的角色。

 

同样的,我想告诉所有的华人:我们的个人性胜过了我们的角色!

 

8

 今天你不止是你的角色,你有没有忘记做自己?如果你今天不能做自己,你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爸爸、好儿子,或者好女儿、好媳妇,因为你的内心绝对不平衡!

 

假如你的父母没有成就,你可以用他们的没有成就作为你的动力,可是不代表,你必须一辈子来让他们被看得起。而从父母的角度,一对父母因为儿子的成功,晚年很有面子。

 

可是他们没跟在儿子身边的时候呢?他们会感觉心虚,因为那些成就和赞赏不是自己的。今天儿子再怎么有成就,那是儿子的事。他们还是要面对自己的人生。

 

当然,个人性也不能太过,个人性大到全天下只有你一个人,那就成了自我,不是心灵了。你只有活出你自己,你才能真的发挥你的能力。

 

最后,请记住这句话:父母很辛苦,不是你的错!

 

 作者许添盛 

  摘自|许添盛医师讲座

 文字整理|迟早早

 编辑 | 麦田心灵

 图片|来自网络

 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