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6-30

 

 

[奥修点化一个三岁的女孩成为门徒。母亲说她女儿想就死亡问问奥修。她想让奥修告诉她,东西/万物死了会去哪里。]

 

奥修:

 

那非常好……所有的孩子都对死亡感兴趣,那是他们自然的好奇之一。但与其回答他们——因为所有的答案都是错的……

 

所以永远不要回答——只是告诉他们,你并不知道,等到死的时候我们自然就知道了。对于任何你不知道答案的事情,让这个成为你默认的理解。

 

当一个孩子问任何你不知道的事情时,接受你的无知。永远不要觉得接受无知是有害的,从来不是。

 

父母总是认为,接受我们不知道是有害的,在孩子面前我们的形象会受损,但事实上情况刚好相反。

 

孩子迟早会发现,你从来都不知道,但你仍然解答,你回答的跟知道一样。一旦他们发现了这一点,孩子就会觉得你一直在骗他们,他对你所有的尊重都将荡然无存。

 

迟早,孩子注定会发现,父母跟别人一样无知,跟别人一样无力,跟别人一样都在黑暗中摸索……但他们假装——假装是非常有破坏性的。所以每当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,就说“我不知道,我也在探寻、探索。”

 

有些事情什么也说不了,除了说“我们会回家,我们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”,而死亡就是其中之一。我们也不知道。我们来自某些未知的源头,我们会回到那个未知的源头。死亡是圆圈的结束,但两头,开始跟结尾,都隐藏在奥秘之中。

 

就像一只鸟从一扇窗户飞进房间,乱飞了几秒钟就从另一扇窗户逃了出去。只有鸟在房间里时我们才知道。我们不知道它来自哪里,我们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。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,有那么一小会儿,鸟在房间里。我们看到鸟从一扇窗户飞进房间,从另一扇窗户逃了出去,我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或去哪里。

 

这就是一生的状态。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出生了,鸟儿飞进来了——从没人知道的地方。有一天人死了;鸟飞走了。生命就介于出生和死亡之间……一个小小的管道。

 

让孩子意识到这份奥秘。与其给答案,最好让孩子意识到周遭的奥秘,这样孩子就会开始有更多的敬畏,更多的好奇。与其给平庸的答案,最好让他去探寻。帮助孩子变得更加好奇,帮助孩子更多的去探寻。与其给答案,不如让孩子问更多的问题。

 

如果孩子的心变得爱探寻,那足够了;那是任何父母都能为孩子做的。孩子会用他自己的方式探求他自己的答案。

 

永远不要给答案。那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做出的最危险的事情,制造的最大的灾难——当我们给答案时,我们是非常傲慢的,我们一点也不谦逊。

 

我们忘记了生命始终是未知的,是一个谜。我们活它,但它仍然是未知的。我们身处其中,但它依然是未知的。似乎从根本上来说它就是不可知的。我们知道了很多事情,但那份不可知依然没变——未被触及。

 

人类在知识领域有非常多的进展,每天都有很多东西得以知晓。成千上万份研究报告被加进人类的知识库里,还有成千上万本书在出版。那根本的东西却仍然没变。在根本面前,我们是谦逊和无助的。

 

所以帮助她越来越多的去感觉那份奥秘,嗯?

 

Deva的意思是神圣的,paradha的意思是元气……元气是持续改变、活力、变动、流动性的象征。这些全都是门徒的品质。

 

门徒应该像元气一样——永远不可预言,永远不被任何结构所限制。

 

门徒是绝对自由的。你无法抓着它,你无法将其握在手里。意识的那个品质是无法被囚禁的,它是绝对的自由……

 

摘自 Excerpted fromOSHO The No Book

 

来源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ePs0vgGFotZvbQDSIkeW5Q

 

(图文來自网络,版权属于原創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